全国援藏20年,众多人才接力援藏,他们带去了什么?

2024-05-19 21:56

1. 全国援藏20年,众多人才接力援藏,他们带去了什么?

全国援藏20年,众多人才接力援藏,他们带去了种植技术和医疗资源。
一、人才援藏带来了种植技术山东首批援藏干部在日喀则市白朗县引进了现代蔬菜的栽培技术。他从济南聘请了一批技术工人,在白朗进行了两年的试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山东第二批援藏干部进驻白朗县,在试点的基础上,正式确立了白朗县的“蔬菜产业园”作为援藏的重要通道,引进山东先进的蔬菜技术,发展高原蔬菜产业。在白朗建立了一座温室,免费赠送给农民,还从山东聘请了技术人员,手把手地教,家家户户。
山东第三批援藏干部在白朗县建立了全国蔬菜生产示范园248亩,蔬菜大棚也进入了“快车道”,一次又一次,山东援藏“瓜果飘香”。
山东第九批援藏干部进驻日喀则,进一步壮大和壮大日喀则的果蔬产业,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日前,西藏自治区第十届援藏干部接棒,赴藏开展了三年的工作。
二、人才援藏带来了更丰富的医疗资源20年前,在西藏雅鲁藏布江边米林县,由于医疗资源匮乏,藏民“小病拖大病”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20年,20批,200名专家,他们不停地奔赴米林,带领当地医护人员顶着严寒进行巡回会诊,用精湛的医术为病危病人提供了一份温暖。
20年来,援藏的第904医院始终把改善医疗卫生、提升技术、照顾好西藏人民的身体状况作为重点,“输血”加“造血”,“授鱼”加“授渔”。
米林县人民医院原本是个“小诊所”,医疗水平落后,医疗资源匮乏,但由于904医院的大力支持,现在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学科完备的二级乙等医院,可以满足当地的医疗需要。

全国援藏20年,众多人才接力援藏,他们带去了什么?

2. 党与政府援藏干部人才输送有何积极意义?

第八批71名援藏干部人才要牢记“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巩固团结”的职责使命,积极发挥生力军作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特别是援藏干部人才所在单位要高度重视援藏工作,使真诚关心、真情爱护援藏干部人才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充分调动援藏干部人才的积极性。

3. 未来几年援藏省市将为西藏输送游客达2000万吗?

近日,由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拉萨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环渤海区域游客援藏签约仪式暨‘冬游西藏 醉美318’推介会”在北京举办,按照规划,未来三年,全国援藏省市将为西藏输送游客2000万人次。

报道称,旅游局负责人表示,国家旅游局高度重视对口援藏工作,提出2018至2020年对口援藏省市将为西藏输送游客2000万人次的目标,国家旅游局将按照全国旅游援藏工作会议的部署,落实援藏各项工作,助力西藏拓展旅游市场,推动客源互送,促进西藏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西藏负责人表示,目前旅游业已成为西藏的支柱产业和富民兴藏的龙头产业,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牢牢把握西藏旅游发展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北京旅游局负责人称,拉萨市旅游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已经成为最受北京市民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此次活动的举办,将让更多北京市民了解西藏、了解拉萨,吸引更多北京游客到西藏旅游。

未来几年援藏省市将为西藏输送游客达2000万吗?

4. “援藏工程”实施50年,惠及众多藏族百姓,西藏和平解放不久,中央政府就派出了首批援藏技术人员-- 装备

    (1)说明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互助,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2)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为全国各民族所共享,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明显企业繁荣了当地的经济,也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等。   

5. 2011年5月18日,新华社:全国对口援藏资金累计达133亿余元。这表明 A.西藏地区的发展是靠国家的扶持才

     D         本题考查民族团结。我国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族人民共同进步和繁荣。我国实行对口援藏,体现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故选D。    

2011年5月18日,新华社:全国对口援藏资金累计达133亿余元。这表明    A.西藏地区的发展是靠国家的扶持才

6. “十五”期间,在国家扶持、各兄弟省区市的支援和西藏各族人民的努力下,西藏自治区将按

答案D
从题干的内容中不难发现,各兄弟民族的相互支持、共同发展西藏地区的经济是考题表达的核心内容。围绕这一命题而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一、第二和第四项显然是正确的。其中,第一个是政治命题,表明民族团结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第二个是政策命题,通过工程建设这一事实,说明共同繁荣原则的具体落实;第四个是经济命题,说明基础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第三个选项是一个干扰项,需要考生细心辨析。如果该选项表达为经济发展是各民族平等和团结的基础或条件,显然是正确的。但若将这一条件视为“充分条件”,意味着只要经济发展了民族关系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这显然是不对的。可见,正确的命题只要稍稍向前迈进一步,结果就会从正确滑向错误。

7. “十五”期间,在国家的扶持、各兄弟省区的支援和西藏各族人民的努力下,西藏自治区将按

答案D
在一个多民族共处的大国,如何处理各兄弟民族之间的关系,对于国家政局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以及各民族的繁荣昌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题干的内容中不难发现,各兄弟民族的相互支持、共同发展西藏地区的经济是考题表达的核心内容。围绕这一命题而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一、第二和第四项显然是正确的。其中,第一个是政治命题。表明民族团结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第二个是政策命题,通过工程建设这一事实,说明共同繁荣原则的具体落实;第四个是经济命题,说明基础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十五”期间,在国家的扶持、各兄弟省区的支援和西藏各族人民的努力下,西藏自治区将按

8. 著名的援藏干部是谁?他被称为

著名的援藏干部是孔繁森,他被藏族群众称为“活菩萨”
孔繁森(1944年7月-1994年11月29日),山东聊城人。1961年,17岁的孔繁森光荣参军,在部队连年被评为"五好战士"。1966年9月,孔繁森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他从部队复员后,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并写下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担任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3年,孔繁森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88年,山东省再次选派进藏干部,组织上认为孔繁森在政治上成熟又有在藏工作经验,便决定让他带队第二次赴藏工作。进藏后,孔繁森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到任仅4个月的时间,他就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为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奔波操劳;为了结束尼木县续迈等3个乡群众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他几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问题;了解到农牧区缺医少药的情况后,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工作之余就给农牧民群众认真地听诊、把脉、发药、打针,直到小药箱空了为止。这表现出孔繁森心甘情愿为人民服务。
1992年,拉萨市墨竹工卡等县发生强烈地震,孔繁森在羊日岗乡的地震废墟上,还领养了3名藏族孤儿--12岁的曲尼、7岁的曲印和5岁的贡桑。收养孤儿后,孔繁森生活更加拮据,为此他曾3次以"洛珠"的名义献血900毫升,900毫升的鲜血蕴含着孔繁森对藏族孤儿深深的爱。
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阿里地委书记,这一任命意味着孔繁森将继续留在西藏工作。面对人生之路又一次重大选择,他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党的决定、人民的需要。
阿里地处西藏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这里地广人稀,常年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最低温度达零下40多摄氏度,每年7级至8级大风占140天以上,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使许多人望而却步。
可是,1993年春天,年近50岁的孔繁森赴任阿里地委书记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地区106个乡他跑遍了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到处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
在孔繁森的勤奋工作下,阿里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国民收入超过1.1亿元,比上年增长6.7%。他为了制定把阿里地区的经济带上新台阶的规划,准备在最有潜力的边贸、旅游等方面下工夫。为此,他曾率领相关单位,亲自去新疆西南部的塔城进行边境贸易考察。1994年11月29日,他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
在孔繁森的葬礼上,悬挂着一副挽联,形象地概括了孔繁森的一生,也道出了藏族人民对他的怀念:"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两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人们在料理孔繁森的后事时,看到两件遗物:一是他仅有的8元6角钱;一是他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这就是孔繁森留下的遗产,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孔繁森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